火狐直播app下载
火狐直播app下载
火狐直播app下载
火狐直播app下载成立于1986年6月,1999年8月改制为股份制公司,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壮大,现有固定资产5000万,职工300多人,经营面积4万平方米,火狐电竞官方拥有三条油炸花生生产线,两条原料生产加工线、 一条烤花生果生产线和一条小包装生产线,配备了4000立方米的冷风库和标准化实验室。 火狐体育nba首页年收购加工花生及花生制品1万吨以上,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建设基...

《当代动画》 2025年暑期档动画电影观察

来源:火狐直播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5-10-19 17:28:56

  2025年暑期档,动画电影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在市场大盘与2024年暑期档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动画电影一举斩获近四分之一的份额,头部影片的票房拉动效力尤为显著,体现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进口影片竞争力趋弱,国产动画凭借口碑成功“破圈”:在叙事、美学、哲思等方面呈现新面貌,深度触达观众的情感需求,打造异彩纷呈的视听体验,为国产动画探索民族化的表达提供了新样本。

  自2025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为电影市场强力赋能后,国内影市开启了回暖态势。作为全年维持的时间最长的黄金档期,暑期档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上映影片类型多元;恰逢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一批优质的主旋律影片亦加入竞争。尽管难以复制“魔童”级别的超级“爆款”效应,但国产动画电影在本次暑期档也再度迎来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凭借独特的作者气质和深刻的社会隐喻脱颖而出,《聊斋:兰若寺》则是追光动画对中式美学叙事的再一次匠心尝试。值得一提的是,动画行业内部的转向十分明显:“爆款”带动“抄袭”的旧风向已变,雷同题材的粗制滥造之作明显减少;凭借“讲故事”实力“破圈”的原创动画电影开始得到慢慢的变多的观众认可,直观体现出市场生态的持续优化。

  据灯塔专业版显示,2025年暑期档共有140部影片上映,同比降低7.3%;全国电影总票房119.66亿元,同比小幅攀升2.8%。

  暑期档总体呈现出先抑后扬的大趋势,热门影片基本集中于7月下旬和8月,口碑佳作纷纷涌现,在票房榜前十位中,有6部影片豆瓣评分超8分,这一纪录创下近十年最佳成绩;但观众依然保持谨慎态度,市场整体没能再现2023年的爆发式增长。暑期档上映的动画电影共24部(见表1),同比上升14.3%,其中国产动画15部(含合拍),美国动画4部(含合拍),日本动画3部(含重映),欧洲动画2部,澳洲动画1部(含重映);动画电影累计票房共29.76亿元,同比大幅度上升约54个百分点。动画电影票房占暑期档总票房的24.9%,分走近1/4的市场占有率,这一数据已达到5年内暑期档动画电影票房在市场中占比的最高值(见表2)。在大盘还未完全恢复活力的情况下,动画电影却能实现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足以体现其强劲的竞争力及商业潜力。

  上映的24部动画电影中,达到亿元量级的头部电影共5部,占上映动画电影总数的20.8%。该区间含国产动画3部、日本动画1部、美国动画1部,唯一一部票房超十亿元的是国产动画《浪浪山小妖怪》,与第二位的《罗小黑战记2》共同扛起了暑期档国产动画的票房“大旗”,也为国产动画积攒了不少观众缘。下文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来看暑期档上映的进口动画。其中,美国动画共4部,分别为《坏蛋联盟2》《地球特派员》《猫和老鼠:星盘奇缘》和《魔法蓝精灵》。跻身头部区间的是8月中旬上映的《坏蛋联盟2》,该片上映7天后票房破亿元,是暑期档反响最好的美国动画,但与2024年同期《神偷奶爸4》等影片的市场表现相比尚有差距。该片结合歌舞片、公路片、西部片、科幻片等类型片元素,叙事节奏快速,通过密集的笑点与反转,塑造一群有勇有谋的反派英雄,对“偏见”“刻板印象”等社会命题做出相应讨论。《猫和老鼠:星盘奇缘》为中美合拍片,将汤姆和杰瑞这两个西方经典卡通角色与东方神话世界融合,被观众指责情节生硬、建模丑陋、“挂羊头卖狗肉”。《地球特派员》延续了皮克斯一贯擅长的治愈画风,但是不仅没能重现2024年《头脑特工队2》在全球市场的辉煌战绩,反而成为皮克斯有史以来开画成绩最差的作品,北美首映周末仅2100万美元,在全球也只有7500万美元的票房,情节低幼化、缺少情感深度是被观众普遍诟病的问题。《魔法蓝精灵》同样出现前述问题,票房表现不理想。从档期市场表现来看,尽管美国动画依然有老牌IP和顶级制作团队保驾护航,但整体表现疲软,流水线式的叙事模式变成老牌IP失灵的“加速剂”。

  日本动画共三部,分别为《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蜡笔小新:大人王国的反击》和《当哒当:邪视》。位列头部区间的仅《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该片刷新了“名侦探柯南”系列大电影在内地的票房纪录,对“长野三人组”立体化的群像塑造颇受粉丝好评。《蜡笔小新:大人王国的反击》是经过4K修复后的重映片,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豆瓣评分高达9.0,电影所探讨的怀旧与成长的主题也非常符合现代人在“内卷”压力下想要追求童年时代的美好与平静的情感需求。《当哒当:邪视》由知名的少年热血漫画改编,该作此前在欧美地区非常火热,但在中国上映遇冷。

  上映的进口影片中,还有欧洲动画两部、澳洲动画一部。其中,口碑最佳的是澳大利亚动画《玛丽和麦克斯》。该片曾于2009年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上映,豆瓣评分9.0,这部全手工创作的黏土动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细腻的情感内核成为动画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但是,由于缺乏营销推广,该片在2025年暑期档的排片率非常低,上映后,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影院有一定排片率,三线以外的城市几乎无曝光,能吸引的观众数量有限。在不含合拍片的情况下,国产动画贡献了高达22.8亿元的票房,在2023年后再度成为暑期档动画影市的主导力量。《浪浪山小妖怪》票房超过春节档的《熊出没·重启未来》,成为2025年度动画电影票房总榜亚军、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浪浪山小妖怪》是在《中国奇谭·小妖怪的夏天》的基础上重新制作推出的剧情长片,以小妖怪的微观视角切入,打造出一部兼具诙谐感和讽刺意味的“西游番外”。火遍互联网的《小妖怪的夏天》中,身为“打工族”的小妖怪们面容倦怠、眼皮耷拉,用当下的网络词汇形容——浑身都是浓浓的“班味”,一句“我想离开浪浪山”更是精准戳中无数人对现状的怅惘,从而引发全网共鸣。如今升级为大电影,其奇幻温馨的画风下,依旧延续了对传统神话《西游记》的现实主义解构。《罗小黑战记2》表现也不俗,豆瓣评分8.6,为暑期档市场的人气回升率先打响口碑。影片围绕人与妖冲突升级这一矛盾,在追寻世界大同的理想主义表达上,展现出比前作更深刻的反战思考。头部区间中最后一部国产动画是追光动画力推的《聊斋:兰若寺》。作为追光动画自2024年起便持续释出先导预告的“新传说”系列代表作,影片通过“1+5”嵌套式叙事解构,围绕“心”与“情”的主题,将《聊斋》中的五个志怪故事,通过《井下故事》这一主线进行串场,分别表达“见贪心”“见真心”“见乱世情”“见夫妻情”和“见生死情”的深层意涵。自《长安三万里》起,追光动画在国风画面的打磨上越来越精美绝伦,让观众在民间传统文化元素中感受到动画所承载的古典诗意。不过,《聊斋:兰若寺》的市场表现却与高昂的制作成本形成了反差:仅“黄泉水”的特效单帧渲染就达到了220小时,总耗时5280小时,但其票房与口碑均不达预期,票房甚至没有超过2024年市场反应平淡的《白蛇:缘起》,能否收回成本也是个大问题。

  千万层级的“腰部”区间,共有国产动画两部,分别为《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异国破晓》和《非人哉:限时玩家》。“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大电影自2024年恢复上映后,主打“冒险+环保”等主题,暴露出传统子供向IP缺乏突破性叙事的短板。《非人哉:限时玩家》是“非人哉”IP的第一部大电影,依托十年条漫连载基础积累了大量粉丝,衍生动画剧集在哔哩哔哩评分均在9.7分以上,线下周边销量也十分可观。原著漫画以幽默笔触描绘神仙和妖精的“接地气”生活,然而影片表现却令人遗憾:画面一改其标志性的粗线条风格,失去原著特色。另外,“天降”无关角色、主角边缘化等问题都遭到粉丝诟病。百万元及以下的“臀部”和“尾部”区间九部国产动画。其中,比较有辨识度的是《艺术学院1994》。该片已在2023年先后登陆柏林国际电影节与FIRST青年电影展,是当下难得一见的纯手绘动画。影片由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共同创作,叙事中弥漫着意识流的实验色彩,打破了常规动画的表达边界。但其鲜明的艺术性也伴随着明显局限,难以契合大众向的商业传播路径,在暑期档的市场中竞争力微弱。

  观察2025年的暑期档电影市场,观众的情绪价值成为撬动口碑的核心抓手,而口碑对于票房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一些大力宣发的影片上映后口碑哑火,票房很快遇冷。反之,一些前期没过多宣传的影片,在口碑的正面发酵下获得了还不错的成绩。

  在排片竞争非常激烈的黄金档期,观众受“期待视野”驱动才会走进电影院,观看影片的本质是为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这一点在日本动画的IP长期运营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其核心在于通过长期的用户情报收集与画像分析,精准捕捉特定圈层的情感偏好,通过内容的创新与优化来回应观众需求,同时依托衍生产品、主题乐园、在线游戏等形态深耕粉丝经济,形成IP的生态闭环。如《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就以近期人气较高的“长野三人组”的故事为叙事主线,同时让一向只承担搞笑功能的毛利小五郎迎来专属高光时刻。配角形象的立体丰满打破了角色功能化的限制,受到不少粉丝认可。反观以高工业水准、大片质感为招牌的美国好莱坞动画,近年来竟不时面临在中国内地市场“水土不服”的情形,同质化的叙事模式、“心灵鸡汤”的单调表达——代表难以跳出固有的创作框架,导致观众的新鲜感被逐步消磨,所以越来越难出“爆款”。

  《浪浪山小妖怪》和《罗小黑战记2》能成为暑期档激烈竞争中突围的“黑马”,一方面离不开优质IP的长期运营,另一方面,凭借叙事水平和画面制作质量的提升,击中了当下观众(尤其是暑期档的消费主力——青少年群体)的情感及审美需求。《浪浪山小妖怪》用黑色幽默来表达近乎冷酷的现实共鸣,“浪浪山”成了普通人职场困境的隐喻符号,对小妖怪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细节刻画则精准契合当代人的生活经验。为了逃避追杀,小猪妖想出“取经成佛”这一处理方法,在荒诞中暗含现实中底层个体应对困境时的无奈。影片直抵15亿元票房,在网络上引发对剧情及其深层隐喻的热烈讨论,再次印证了这一现象——电影消费的本质在于观众通过购买电影票而获得沉浸式的情感体验。如果说《浪浪山小妖怪》用“现实共鸣”取胜,那么“罗小黑”IP则凭借萌宠形象的治愈属性巩固了核心受众群体。自2011年“罗小黑”形象诞生后,长达14年IP深耕,通过TV动画、漫画、院线电影等媒介形态构建起完整的内容生态;《罗小黑战记2》则更进一步,不仅充实了该系列的世界观,并对“异族”“反战”“博弈”等理念进行深入探讨,使作品的思想深度有了新的突破。“罗小黑”作为一个灵动可爱的萌宠形象,精准满足了Z时代年轻人的情感疗愈需求,尤其对喜欢猫咪的人群来说,观影还多了一种“云吸猫”的趣味体验。鲜明的“萌系”外观构成了衍生品开发与制作的天然优势:据制作方寒木春华披露,“罗小黑”系列IP衍生品年收入达数千万元。

  随着IP产品的持续迭代,依然展露出巨大的消费潜力:在《罗小黑战记2》上映前,幕后团队向全国院线投放了数十万个《罗小黑2》的院线特典,包括了限定票根、小卡、手摇扇和冰凉贴。电影上映的首周末,数十万个特典全部领光。

  两部动画电影的良性口碑为暑期档的电影市场注入更多活跃因子,也为后续的国产动画创作提供了新的实践经验。

  2025年暑期档,动画电影票房在大盘中的占比有了显著提高,对动画从业者而言无疑是积极信号。结合市场背景及前文所述,该变化或许与IP运营成效呈正相关:相较于真人电影,动画电影的明显优点是,多数头部IP一直在实行“剧集+大电影”的双线运行模式,例如每年稳定来相见的海外IP“名侦探柯南”“哆啦A梦”等,以及我国的本土知名IP“熊出没”“罗小黑”等。这些影片在上映之前,就已借助IP效应累积了一定知名度,形成了固定的受众圈层,如果口碑逐步优化,则更易实现“破圈”传播。例如,《罗小黑战记2》口碑一路直上,泡泡玛特、名创优品、必胜客、天猫等品牌迅速与其达成跨界合作,多样化的消费场景有利于进一步释放IP价值。综上所述,如果说关注观众的情感需求是为影片的长期发展打好“地基”,那么影片投放方式的改善则是使内容和产品精准触达用户的“雷达”;而构建良好的IP运作生态成为了IP商业经济价值的“放大器”——构建良好的IP生态,需要打破内容、产品、场景的边界,实现多维度共同发展。

  从美影厂出品的一系列“中国学派”美术片开始,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就成为中国动画最普遍也最具特色的叙事题材。时代更迭,承载着“国漫崛起”口号的两部具有时代意义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则通过改写孙悟空和哪吒的人物传奇,贴合了时代语境的个人隐喻。此时的神话改写已显露出个体化转向的趋势,让观众在“新版”的孙悟空和哪吒身上,感受到一丝现代性共鸣,孙悟空和哪吒最终因为自身的正义和善良,再次承担起拯救苍生的任务、谱写出一部新英雄传说。而《浪浪山小妖怪》只是一群“Nobody”的故事——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任旧存在,但它们与传奇的距离被远远拉开,叙事镜头对准了《西游记》的宏大叙事下微不足道的一瞥,转向对小妖怪的个体化确认。在唐僧师徒遇黄眉怪的路上,有一座不起眼的浪浪山、一个不起眼的大王洞,哪怕它只是地图上难以寻觅的一个点,也能生长出自成一派的社会生态。浪浪山有很多妖怪洞,这里等级森严,充斥着派系斗争和职场霸凌,小妖怪们的困境被进一步放大:想要稳定工作,必须忍受大妖怪的折磨;想要自由生活,必须面对食不果腹的境地。小猪妖冒充孙悟空取经,被豹子妖一语道破线年前大闹天宫时就和如来认识,猪八戒和沙僧都是天神转世,唐僧更是金蝉子转世、皇帝的哥们儿,你以为什么人都能去取经?”四个小妖怪自始至终都在结构性困境中打转——他们根本不明白“取经”背后的真正内涵,只是将其视作改善当下生活的救命稻草,故事的荒诞感也由此而起。这群无名之辈,胆小、功利、短视,但他们却能够在自我意识觉醒与个体话语的构建中,悄然完成对英雄主义的一次朴拙实践。“Nobody”与正统英雄的距离是如此遥不可及,就像普通人与神话传奇之间的鸿沟,其现实映射让很多观众不免发出一声叹息。结局的光辉时刻也不减悲彩,即便四个小妖怪使出全力祭出“大招”,打败黄眉怪,但始终没有办法撼动命运的最终走向。孙悟空留下四根保命毫毛和村民为四个小妖怪立碑的情节,是英雄主义对观众的积极回应——在残酷的现实隐喻中,尚且留存了一丝温暖慰藉。

  如果说《浪浪山小妖怪》借神话叙事“个体化”破题,以小人物不屈不挠的抗争姿态引发大众共鸣,那么《罗小黑战记2》在叙事方面的优点是,利用日常化的影视语言与个体视角的细腻描摹,逐步将一个更宏大立体的世界铺陈开来,成功做到“以小见大”。其叙事智慧在于巧妙平衡了“轻与重”的关系:温情日常和“萌系”元素让硬核剧情多了几分幽默轻盈。当无限给小黑点麦当劳外卖时,小黑馋嘴的表现瞬间拉近观众对这样一个“异世界”的亲近感,扎根现实的细节设计能让观众与影片快速建立情感联结。影片用人与妖之间的关系隐喻现实:二者是界限分明的族群,既相互对立,也相互依存,种族差异的背后是一场暗流涌动的政治博弈,“若木”则成为打破人与妖关系平衡的隐喻符号。对善与恶的解构是影片颇受好评的重要原因:它没有塑造出绝对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并且为自己的选择付出相应的代价。当宏观叙事悄然隐退,影片摒除了生硬的说教,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与罗小黑平等的“平视视角”。正如小黑问无限:“风息真的是坏人吗?”无限回答:“你可以有自己的答案。”——将解读的主体还给每一位观众。“飞机大战”是影片重要的“高光时刻”:当妖族默认人类是杀死大松、偷走“若木”的敌人时,鹿野、小黑、甲、乙四人选择共同拯救飞机上的乘客,打破“非黑即白”的偏见;知道鹿野是为了找出幕后真凶故意引来敌人时,罗小黑坚守自己认定的正义,与鹿野产生冲突,分道扬镳;感应鹿野面临危机,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前往救援——罗小黑性格的可贵就在于此:他纯粹、清澈、坚守本心,让很多人看见了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值得一提的还有影片对传统的神话角色哪吒的新塑造:当罗小黑的师父无限因背负嫌疑而被会馆限制行动时,长老们请来与他势均力敌的哪吒坐镇。与传统哪吒、“魔丸”哪吒、“赛博”哪吒都不同,本片中的哪吒战斗力“爆表”但性格松弛,是switch游戏的狂热粉丝,给无限的衣服也是定制的姓名文化衫。这种“接地气”且不至于抢镜的设定,非常贴合当下年轻一代的兴趣爱好,巧妙勾连起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

  《浪浪山小妖怪》和《罗小黑战记2》跳出神话叙事的传统范畴,开拓新的原创之路,个体角色在成长中逐步确立自我意识,寻找内心的真实,有效唤起观众情感共鸣。这恰恰印证了新时代语境下,传统神话依然具备巨大的再创作潜力。

  民族风格向来是国漫美学表达的重点。回望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从20世纪的“中国学派”到当下一批新“国漫”(亦被称为“新动画中国学派”),中国动画的几代创作者始终在曲折前进的道路中探索民族化的表达路径。对民族美学现代化的追求,在2025年的暑期档动画中呈现得尤为丰富立体。

  《浪浪山小妖怪》和《罗小黑战记2》的“破圈”,不仅再次印证了国产二维手绘动画的创作潜能,二者更以细腻的水墨画风格让传统的中式美学在现代化叙事中焕发新的活力。水墨动画是我国动画艺术家们在20世纪独创的动画制作手法,多以留白、虚实结合的线条为特征,带有传统书画的雅致和灵韵。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曾获得过瑞士洛迦诺电影节、法国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及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的大奖,在国际动画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其制作手法一度属于保密范畴。《浪浪山小妖怪》在美术上承袭了美影厂浓墨重彩的色彩风格,在小妖怪们的形象方面,多使用中国传统的戏剧脸谱色彩,例如红、黄、蓝、绿、黑等配色,同时,巧妙利用水墨画虚实结合的特征,打造出飘逸的自然场景:远山以淡墨晕染,云雾使用留白写意。浪浪山的草木山石显得这么灵动浪漫,契合影片的奇幻氛围,同时也使人物色彩更为突出明亮,达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视觉平衡。

  《罗小黑战记2》中的水墨元素多体现在行云流水的打戏中。例如,当小黑展开技能时,墨色如水般从掌心晕染开来,逐渐形成包裹周身的“结界”,墨线在结界边缘若隐若现,既保留了水墨的飘逸感,又通过动态晕染的层次凸显出“灵质空间”的独特美感。对画面的极致追求,来自六年制作周期中的技术突破:全片手绘原画超过20万张,普通场景每秒12张原画,战斗场景的工作量则需翻倍。由于该作画风一向以柔和简洁的线条为特色,在保留辨识度的同时,对手绘的要求逐步加强。画师需要用更少量的线条来表达人物的动作、表情及其他细节变化,尤其在打戏非常多的情况下,对“简笔美学”的运用堪称达到极致。执行导演在采访中透露,全片90%的场景和灯光制作运用了3D layout,提前制作场景、走位、灯光,以提高制作效率。

  票房没有到达预期的《聊斋:兰若寺》,在美学探索层面也展现出追光动画的创造力和匠心。这是目前追光动画制作体量最大、成本最高昂的动画影片,也是中国首部采用菁彩Vivid影片和全流程云渲染技术的动画电影——前者让画面色彩更具层次感,后者则以云端算力保障了复杂场景的精细度。每个故事都采用不一样的视觉风格,让影片成为一次大胆的多元美学试验。例如,《崂山道士》篇以毛毡动画的形式呈现,毛茸茸的质感令人眼前一亮,很有童趣,比较符合低龄化的剧情。颇受好评的《画皮》篇则将工整细腻、设色雅致的宋代工笔画转化为动画语言,古画的褪色感使画面显得清淡、凄美。极致唯美的画面与残酷惊悚的故事之间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张力,以“美”衬“惨”,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女性角色命运的悲凉。尽管该影片因“拼盘式”的画风引发了风格错乱的争议,但毋庸置疑的是,《聊斋:兰若寺》对于中式美学的多样化尝试证明了动画用民族风格讲故事的多样性。观察2025年暑期档的国产动画电影,2D动画以纯线D动画以精良特效打造沉浸式场景,二者相互借鉴、融合,携手一同成长,使国漫在叙事及美学表达上有了更多突破。不同形态动画的差异化深耕,体现出我国动画工业体系正在慢慢地趋向完善;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视觉语言的融合,也让国漫美学体系的层次变得更丰富立体。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学派的重建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9ZDA333)阶段性成果。

  [1]如无特别说明,本文引用数据均来自灯塔专业版,统计时间截止到2025年8月31日22:00。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