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糖等,色泽鲜亮,进口松软,具有香、甜、酥的特色,是义乌人长期以来喜欢的食物之一。2019年,麻糖制造技艺当选我市第七批义乌市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性项目。
李宅村具有15家麻糖制造作坊,年产值超500万元。每年,义乌红糖开榨之后,红糖与谷物混合的香气便会溢满李宅村。
近来,在李宅村陈宇麻糖作坊,手艺麻糖制造人陈宇和父亲、妻子正卖力地制造麻糖。一早上不到的功夫,陈宇现已接到100多个麻糖订单。
“19岁的时分就跟父亲学切麻糖,从始至终坚持到现在。”陈宇说。切麻糖是个技术活,将配好份额的米花、芝麻、花生等倒入锅中“捣鼓”成大球,再用木碾子大力碾平。当麻糖粘连成板后,制造者手起刀落,节奏似伐鼓,“咔咔咔”,菜刀和案板磕碰的声响传得老远。
在义乌方言里,制造麻糖的进程被形象地称为切麻糖。切麻糖是义乌过新年的传统习俗,麻糖切好,年味也就浓了。作为当地春节的必备品,李宅村的传统手艺麻糖深受居民喜欢。
当天,在间隔李宅村数百米的廿三里大街“廿家”共富工坊,记者看到手艺麻糖制造人吕世民利索地铺好米花、红薯丝、玉米粒等食材,紧接着浇上熬制好的红糖水,敏捷均匀拌和。差不多2分钟后,一个滚圆的麻糖球出现在眼前。随后,这颗丰满的“大球”被放在案板上的木框里,限制成型,均匀切成段、片。趁热咬一口,麻糖软糯,满嘴生香。
“李宅麻糖,越吃越香。”李宅村党总支书记李正浜介绍。经过数十载制造和出售,前来李宅村购买麻糖的顾客,已不单是为了品味传统手艺麻糖,不少年轻人、孩提更是为了赏识和观摩麻糖的制造流程。
甜美酥脆的麻糖,承载着浓浓的年味与地方特色,经过热烈的节日商场,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在品味甜美味道的一起,也能殷切感受到非遗文明的共同魅力与传承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