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音的主持人、找不到人的摄影师、提前降落的屏幕、连导播cue小撒“说话”的声音都传到全国人民耳朵里了,属实给人一种活人上班的感觉,松弛感满满。
当然,今年的春晚也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创新,语言类节目不催婚也不包饺子了,机器人扭秧歌的舞蹈编排成了除夕夜最大的乐子。
合唱《斗柄指东天下春》的七位帅哥,不仅统一穿白色,还要排队唱歌,央妈疑似用尽了所有力气和手段,防止上春山2.0出现。
刘谦实惨,去年被魔术失误的尼格买提抢尽风头,今年依然没能让观众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有人盯着他右边的小尼,看他是否还会出错;有人被左边的两位美女吸引,差点撕错纸的任敏,几乎断送了刘谦的职业生涯。
而作为观察品牌营销的编辑,我很难不注意到刘谦背后桌子上的两个品牌植入——白象和娃哈哈。
没错,虽没“AD钙奶姐”抢镜了,但去年赚足了话题热度的娃哈哈,今年带着经典的娃哈哈纯净水和全新包装的娃哈哈冰红茶,又一次在春晚亮相了。
不仅魔术节目,在整个春晚播出过程中,我们大家常常能看到观众席中的娃哈哈产品有特写镜头。
备受关注的沈马小品《金龟婿》开场时,沈腾与撒贝宁、赵雅芝、叶童互动过程中,还能看到娃哈哈的单独植入,这是白象、小米汽车没有的排面。
或许是尝到了去年超高话题讨论度的甜头,今年,娃哈哈还主动进行了网络话题的发酵。
春晚播出期间,#春晚观众桌上的饮料好大#、#春晚首个显眼包出现了#、#好想喝春晚桌上的冰红茶#等先后登上了微博、抖音热搜榜,品牌曝光量累计高达2亿+。
此外,由于今年B站是蛇年春晚独家弹幕视频合作平台,B站定制了春晚答题互动,吸引了超过1000万用户参与。
而娃哈哈就与B站合作,答对题目的用户,有机会获得1L的冰红茶整整12瓶,超有诚意的奖品福利,也让娃哈哈赢得了不少好感度。
从央视到B站,从微博到抖音,说娃哈哈是春晚植入中的显眼包品牌,一点不为过。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娃哈哈是一个在营销上相当低调的品牌,但今年已经是娃哈哈连续四年登上春晚舞台了。
从2022年开始,每一年春晚,我们都能看到娃哈哈的产品亮相于观众席的桌子上,和全国人民一起看春晚,过大年。
毕竟,央视春晚是中国顶级规模、最受关注、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综艺晚会,对一个品牌知名度和曝光度的提升效果,是其他晚会不可比拟的。
而娃哈哈作为国民品牌,与这样一个刻在中国人记忆深处的春节IP进行长期合作,可以说相得益彰,能够强化中国人对娃哈哈的品牌认知,用情怀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从2022年的非常可乐,到2023年的营养快线年的纯净水和冰红茶,娃哈哈希望让全国人民记住的不只是品牌,而是旗下的多元化产品,强化的是单线产品的国民认知度。
同时,在经历了2024年的爆火后,娃哈哈在今年调整了策略,不再主推曾经的明星产品,而是将大众认知度并不高的娃哈哈冰红茶推到了春晚现场。
没错,娃哈哈是有冰红茶的,而且早在1996年就上市了,只不过一直不温不火。
去年全民追悼宗老时,娃哈哈冰红茶曾因为良心的包装设计,比如有弧度、大一点的瓶盖,比如满满当当的容量,被网友各种夸赞。
只是,由于当时大众对纯净水、营养快线、AD钙奶更有情怀,冰红茶的销量并没有大幅度提升,甚至到了蛇年春晚,很多人才知道娃哈哈也卖冰红茶。
而那句春晚slogan“畅爽冰红茶,乐享幸福年”或许可以给娃哈哈2025年的销量一个开门红。
提起冰红茶这一大单品,康师傅的市场占有率一直遥遥领先,并曾经凭借1L装4元的定价被称为“丝饮料”爆火出圈,2023年,康师傅冰红茶的终端销售额超过了百亿。
2024年,随着康师傅的全线涨价,“丝饮料”不再具有性价比,不少人把目光转向了统一冰红茶。
这背后也说明了,冰红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有关数据也显示,冰红茶市场规模呈上涨的趋势,预计2025年将达到180亿元。
其一是口味优化。新品特别添加了浓缩柠檬汁,柠檬的清新风味与红茶相融合,且红茶含茶多酚≥200mg/kg,口感更丰富。
其二是包装创新。新包装融合了传统水彩与书法,瓶肩雕琢茶叶片的灵动造型,顶面设计繁花盛开,具有浓郁的中式风格,也与春晚舞台氛围相契合。
其三是工艺升级。娃哈哈新款冰红茶的茶粉生产的基本工艺采用膜过滤低温浓缩,能保持茶汤天然风味;UHT超高温瞬时杀菌工艺,也能够保留新鲜风味、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
事实上,在宗馥莉接手后,就开始着手转变新品研发思路,砍掉小品种,聚焦大品类,维持成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规模。
在2024年底的销售会议上,宗馥莉明确说过,2025年将在营养快线和AD钙的既有优势基础上,大力布局茶饮料。
而娃哈哈如果要在2025年守住以及超越2024年的70亿营收大关,这是关键的起点。
不过遗憾的是, 根据报道,目前娃哈哈冰红茶的升级版 仅 在山东、辽宁等 地上架,春节期间并没能全国性地铺货。
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商战能 让 饮料回到3元价格带,我们肯定举双手双脚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