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全国人大代表、儋州市白马井镇学兰村党支部副书记吴少玉的履职记录本,一行行文字中,两个数字非常夺目。
“这组数字有什么特别含义吗?”“它们代表着一件大喜事。”3月4日晚,在坐落北京的代表住地,吴少玉用满是骄傲的声响回答记者的疑问,“本年春节前,咱们新研发的一款饼干20天就出售出1万盒,出售额到达30多万元。”
“后续订单连绵不断,有的代理商提出来一天就可以出售3000单,惋惜咱们现在产能眉飞色舞。”一边介绍笔记本上数字的含义,吴少玉一边拖出一个行李箱。箱子装得满满当当,是各式包装的糖块点心,有褐色纸盒装的长糖条,有天蓝色纸盒装的黑糖姜糖,有通明塑料盒装的土糖块,还有黑糖椰香薄饼、椰蓉黑糖脆脆酥
这些都是吴少玉糖厂里的产品。她骄傲地和记者说,现在村里土糖工业演示基地已经有12种产品,还有更多产品正在调制,“新产品在市场上好评多复购率高,也阐明咱们的思路是正确的。所以我把这组数字也写进了笔记本,预备在大会上共享收成。”
吴少玉是海南省非遗项目儋州土法制糖技艺的传承人,自2013年返乡创业伊始,她就期望把非遗技艺与村庄工业高质量开展有机结合。从大糖条,到小块糖,再到精巧可口的饼干点心,越来越丰厚的产品矩阵,也代表了她在村庄复兴道路上的实践探究。
现在,学兰村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糖村”。经过土糖工业演示基地,此前吴少玉已带动白马井镇374户1897人完成脱贫。
“本年村里另一件大事,是行将收成120余亩花生。”指着履职记录本上另一组数字,吴少玉说,在上一个花生收成季,村里依托电子商务平台30分钟就卖出500多公斤花生,让乡民栽培花生的积极性大增。“花生是咱们学兰村下一步要点开展的工业,与土法制糖与村庄旅行等一同,让学兰村的工业业态更丰厚。”
村庄复兴,学兰村本年怎么干?吴少玉的笔记本上写满考虑。晋级生产线提高产能,和山东寿光客商讨论出资,寻觅更多线上代理商,建立集体经济企业一组组数字、一段段文字,生动勾勒出吴少玉和乡亲们的村庄复兴梦。(本报北京3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