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食品巨头雀巢官网宣布,已与徐氏家族达成协议,收购徐福记剩余40%的股份。
1992年由台湾徐氏四兄弟在中国大陆注册创立的徐福记,在2011年以17亿美元的价格,将60%股份卖给了雀巢。此次交易完成,雀巢实现对徐福记的全资控股。
作为知名的“糖果大王”,徐福记近年来市场表现稳定。2024年,徐福记总裁说,徐福记整体营收规模已超过70亿元,还声称要把徐福记干到百亿目标。
但是,随着消费者口味的变迁、市场之间的竞争的日益激烈等,慢慢的变多的年轻人对糖果的热情减退,徐福记正面临重要挑战。
雀巢官网显示,2025年3月3日,雀巢今日宣布已与徐氏家族达成协议,收购徐福记剩余40%的股份。
早在2011年,雀巢以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徐福记60%的股份,成为其控制股权的人。当时,徐福记在中国糖果市场处于领头羊,并已具备强大的渠道优势。
随后2019年,市场有传闻雀巢开始重新评估其在中国的资产组合、考虑以超过1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徐福记和另一品牌银鹭的控股权,原因是这两个品牌市场表现疲软。不过,雀巢最终只是出售掉了银鹭,继续控股徐福记。
此次雀巢从创始人徐氏家族手中收购徐福记剩余40%股份,意味着时隔13年,雀巢实现对徐福记的全资控股,徐福记彻底变成了洋品牌。
通过此次交易,徐福记将更广泛、更便捷地获取雀巢的全球品牌和产品资源,以实现其增长目标。雀巢也能够最终靠徐福记的既有优势,特别是其强大的分销网络,来发展国内的零食和糖果业务。
雀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张西强表示:“此举将徐福记的高效运营和创业精神与我们经过验证的创新能力相结合,能够加速徐福记品牌的增长,并逐步加强雀巢在中国的市场表现。此举也展现出我们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将会增强我们在这个充满了许多活力的市场发展国际和本土品牌的能力。”
2024年,雀巢在大中华区实现销售额约50亿瑞士法郎,同比有机增长率(即排除并购等因素影响后的自然增长)为2.1%,其中糖果业务功不可没,占整体收入的16.1%。
雀巢2024年财报中写道,基于徐福记和脆脆鲨的稳健增长,以及新品上市和电商增长的推动,公司糖果业务实现了中个位数的增长。
徐福记的前身是徐记食品,由徐家四兄弟徐镨、徐乘、徐沆与徐梗在1978年创立。来大陆前,就已经在台湾岛内做了14年的糖果,被业内誉为“金字招牌”。1992年,徐福记落地东莞,刚来到东莞时,徐福记一开始做的是糖果贴牌出口国外的生意。
改革开放和大陆广阔的市场让徐家四兄弟意识到大陆经济正在腾飞,未来对于糖果的需求也会慢慢的高,因此他们决定改变策略,从出口转到内销,开始经营自己的品牌,并在1994年正式创立“徐福记”这个品牌。
徐福记官网介绍,其目前的产品品类不局限于糖果,还有糕点、沙琪玛、巧克力、果冻等,散、包装类近800个款式,日产能超过1600吨。徐福记在全国拥有8大分部、58个大区、超过3500家经销商,服务超过200万家终端门店,产品出口到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尼尔森零售研究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2024年的大卖场超市渠道,徐福记散装糖、散装巧克力、散装糕点三大品类位居市场第一,散装果冻位居第二,其中散装糖、散装巧克力的市场占有率均超过30%。
2024年,徐福记总裁刘兴罡称徐福记已经连续4年实现高位增长,整体营收规模已超过70亿元。徐福记总裁刘兴罡还说,希望2027年徐福记干到百亿规模,并将在期间投资6亿元扩大产能。
需要注意的是,徐福记曾频繁曝出食品安全事故。2012年,徐福记芒果酥、芝麻香酥沙琪玛、落花生酥心糖的配料中被发现使用了明确禁止添加的TBHQ和BHT;2013年,徐福记内部食堂被曝出现多名员工集体食物中毒事件;2022年,徐福记被抽检出法式薄饼霉菌项目不合格……
另外,黑猫投诉反馈平台上,也有消费者反映徐福记存在食品变质、服务态度恶劣、虚假宣传、售卖过期产品等问题的投诉。1月10日,有消费的人在淘宝的徐福记官方旗舰店下单一包玉米软糖,打开一包品尝,在品尝几颗后,才发现一颗已发霉变质;1月26日,有消费者买的徐福记的糖果,吃出来了虫子……
在社交平台上,徐福记渐渐不被年轻人喜爱。2022年7月,#徐福记为什么被00后抛弃了#冲上热搜;今年2月,#徐福记成时代眼泪了吗#又热搜。
@沉寂乐:虽然很多人说徐福记“年缩味”很强,但是感觉有徐福记才是年味满满,过年桌上少了点徐福记酥心糖总感觉差点啥,虽然它真的很甜
@成吉思汗的忽兰妃:徐福记凤梨酥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虽然现在也有卖,但感觉不是小时候那个味道
@西风猫猫糕:我家现在连过年的花生糖都不买了,就是觉得不健康而且其他零食家里多的是,但这种外层像拉丝一样的酥心糖真的好童年
@当地小有名气的事:之前陪我妈去超市买糖,买到徐福记又贵又难吃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